兒童畫人測驗可發揮二種評量功能,一是評估兒童的年齡及社會成熟度的徵象,稱為發展項目;第二是評估兒童的態度和行為,稱為情緒指標。Goodenough (1926)對畫人測驗的效度做了非常完整的研究,他認為兒童畫人測驗可以應用在兩方面,一為用繪畫研究兒童的性格,他們的生活影響和衝突,以及他們的興趣;一為用繪畫研究無語文能力或有語言障礙的兒童的內心世界。
一個兒童透過繪畫的方式來表達邏輯,以及表達他的理解和概念,是兒童隨者年齡增長而產生的一種表達方式。換言之,以具像方式來呈現外界形象是國小兒童階段會呈現的方式,但隨著年齡增長到青春期以後,他們對人物形象的表達已漸趨抽象,會用符號的方式表達內心的意涵。因此,當畫人測驗作為投射技術時,我們更期望主試者或解釋者能著重在受試者質化的評量,而非單純量化的評量,我們希望從兒童畫人的質化評量更瞭解他們的人格特質以及內心需求。
雖然投射技術的畫人測驗,最基本的假設是受試者畫出自我的形象,但後來研究者發現,受試者畫出來的人形並不是所謂客觀現實的人像,而是反映他知覺到的潛意識。例如,當受試者畫出性別特徵時,反映的並不是對性別認同的能力,而是對性別認同的知覺和注意。又例如,受試者先畫出來的性別角色不一定代表著他自己的性別形象,或是喜歡成為的性別角色,而是代表他注意或重視這個性別的程度。因此,兒童的畫人表現與我們在現實世界裡所看到的具體形象是有差異的。(有著作權,未經同意,請勿複製、轉載、摘錄、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