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測評+畫人測驗+心理諮商+教育訓練+

2010年8月12日 星期四

創造力

近幾年教育學者開始重視學生創造力的培養,並且試圖從改變教學方式及教材設計來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目前九年一貫教育開始對教學理念及學生學習態度賦予新的意義。新教材鼓勵教師用新教法將理論與應用結合,訓練學生獨立思考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問題解決能力一般會和創造能力作聯想,因為高度的問題解決能力不僅須具備獨立思考的判斷能力,還須具備多樣思考的創造能力。創造力是近幾年教育學者針對國內填鴨式教育特別提倡要加強重視的能力。所謂創造可以是產品的開發,也可以是理論的創新;可以是擴散性思考能力,也可以是問題解決能力。創造力本身正如智力一樣,很難界定清楚,因此就更難測量得精準。不過當教育學者開始以培養創造力為教育方針時,我們勢必先得發展一套能有效測量創意問題解決能力的評量方式,否則就無法有效測量學生創造力的改變成效。

創造力在心理測量方面,大多被定義為思考的擴散性(divergent thinking)。目前國內外普遍使用的「托浪斯(Torrance)創造思考測驗」及「威廉斯(William)創造力測驗」都是以測量擴散性思考為重點。擴散性思考的理論是源自於十九世紀Guilford等人提出。Guilford當時也主導智力結構模式理論(structure-of-intelligence model),同時Guilford研究團隊也不斷專注在批判思考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功能的探索。Guilford認為像魏氏智力測驗(Wechsler,1939,1958,1981)及史比智力測驗(Terman,1916;Terman & Merrill,1960,1973)都將智力分成語文及操作兩大能力,而且評量的方式也都比較強調思考的聚斂性,因此他們提出了有別於傳統智力理論的智力結構模式理論。Guilford覺得人們的思考方式除了聚斂性還有擴散性之別。聚斂性思考能力可能和IQ及學業成就關係較為密切,而擴散性思考則可能與藝術和創造力相關較密切。

Guilford認為的擴散性思考能力可能表現在語文或圖形等不同方面。這也是後來Torrance(1962)發展創造力測驗時將創造力分為語文創造思考及圖形創造思考兩種題本的主要原因。理論上擴散性思考能力包含了思考的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及精細度等,因此Torrance為落實這個理論,將其發展的創造力測驗針對這四種功能分別具體量化計分。而威廉斯創造力測驗也針對圖形方面的擴散性思考能力分思考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精密性及開放性的測量,此外威廉斯還嘗試用自陳量表的方式測量創造力傾向。

以擴散性思考為出發點的創造力測驗沿用至今,一直遇到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找不到具體量化的效標來印證其理論精神。換言之,若「托浪斯創造思考測驗」得分高的人,在結果解釋上很難做具體的推論或預測。其次另一個問題是其測驗開放性計分的困擾。換言之,未經過訓練的計分者或施測者可能會因計分過於繁瑣或拙於專業而放棄使用這類型的創造力測驗。不過理論上,擴散性思考就是注重其擴散性及開放性的能力,期望以客觀題型方式來測量這樣的能力幾乎很難達到目的。目前已有的創造力測驗可能因為上述的問題而導致使用率或應用性降低,無法充分發揮其功能。這對於落實提升學生創造力的教育方針而言,無非是一大挫折,因為若無優質的評量工具,就無法呈現教材教法改變後的具體成效。

近年來許多學者開始思考,創造力除了定義為擴散性思考能力外,還可能且最符合學習及教學理念的闡釋,無非是問題解決能力了。問題解決能力或許可以同時將擴散及聚歛性思考落實在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因此相較於擴散性思考,問題解決能力可能與認知能力關係較為密切。雖然當時提出擴散性思考創造力的Guilford曾認為創造力與智力應互為獨立。然而,創造力也可能是智力的一部分,尤其是問題解決創造能力應該與智力有相當的關聯性。詹秀美(民80)就曾發現問題解決能力與創造力達顯著正相關。洪文東(民89)也曾提出批判思考力、推理思考力及創造思考力是問題解決能力必備的三種思考能力。

問題解決創造能力可被視為一種思考策略、思考能力或思考經驗。Clement(1978)曾利用類比法進行有創意的問題解決;Polland(1996)提出以心像(mental imagery)的方式創意解題;Spiegel(1995)利用合作學習解決科學問題;Adolf(1982)以科學方法解決教室內外的實際生活問題;及Kuehn(1988)以發明來解決科學問題等等,都把問題解決能力視為思考策略的一種,而創造力即是以非一般既定的步驟來解決問題的方式(湯偉君、邱美虹,民88)。因此問題解決創造能力可歸納為兼具解決問題功能又涉及新奇創作的過程及產物。

國內在問題解決能力測驗相關評量的編製及發展上非常有限。目前僅有一份「問題解決測驗」,由詹秀美及吳武典(民80)參考Zachman,Jorgensen,Huisingh 及Barret(1984)之「Test of Problem Solving」(TOPS)修訂而成。「問題解決測驗」是一份針對國小四、五、六年級學生為對象之紙筆測驗,共三十個題目,偏重測量問題解決能力而非創造力。該測驗包含解釋推論、猜測原因、逆向原因猜測、決定解決方法及預防問題等五個分測驗,測驗時間為50分鐘。基本上,「問題解決測驗」把問題解決能力視為一種思考經驗。這種思考經驗可能涉及準備期(Preparation)、醞釀期(Incubation)、豁朗期(Illumination)及驗證期(Verification)四個階段(Wallas,1926)。Osborn(1953)也提出類似問題解決歷程的七個步驟包括取向(Orientation)、準備(Preparation)、分析(Analysis)、提出方案(Idea finding)、醞釀(Incubation)、綜合(Synthesis)及評鑑(Evaluation)。根據Guilford的看法,這種問題解決能力應與批判思考能力(Critical Thinking)有關,也與科學創造力有關。

「問題解決創造力測驗」是一份兼具問題解決能力及創造能力的測驗,其中包含語文及圖形兩大部分。本測驗強調之問題解決能力表示一種創造思考的認知能力,應與智力有密切關係。作者期望這份測驗具備下列特點:(1)以多元化的題型測量問題解決能力及創造能力,(2)以較單純的量化方式計分,(3)視問題解決創造能力為智力的一部分。

參考資料
朱錦鳳(2005)。問題解決創造力測驗。心理出版社。台北,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