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測評+畫人測驗+心理諮商+教育訓練+

2010年2月2日 星期二

神奇的畫人測驗

一幅達文西畫的蒙娜麗莎畫像,是法國羅浮宮館藏的千古名畫藝術品,畫中蒙娜麗莎美麗迷人的微笑傾倒眾生。神秘的蒙娜麗莎除了以其微笑著稱,畫中人物的眼神也相當獨特。無論你從正面哪個角度賞畫,都會發現蒙娜麗莎的眼睛直視著你,這使人感到蒙娜麗莎的眼睛彷彿是活的,會隨著你的視角遊走,並投以迷人的微笑。然而這一幅畫像卻也是許多人極感興趣的話題,覺得這幅畫似乎隱藏了許多待破解的密碼,包括神秘微笑的背景有許多達文西生平軼聞和未被解開的秘密……。

心理學上的「畫人」解碼,並不需要像這樣的逼真,反而是隨意、隨興,信手拈來,畫作所投射的是這個人的真我。

繪畫代表人的想法和情感
人透過繪圖的過程,可以協助個案更瞭解他們自己,可以把他們有關現在的想法、感受表達出來,以促進自我瞭解。當兒童利用鉛筆、蠟筆、黏土…等藝術媒介進行創作時,他們就正在進行一種表露性、體驗性和遊戲性的活動,而且這樣的過程是充滿創意和象徵的。兒童在創作的過程是將他在環境中,以及和環境的互動以視覺的方式呈現在畫面上,他可以透過藝術媒介安全的去探索他知覺中的環境變動(Geldard & Geldard,1997)。

畫人測驗的起源
繪畫密碼是一門非常有趣的學問,西方國家很早就有人從事這項研究。1926年Goodenough發展的「畫人測驗」(Draw-A-Man Test)是第一個正式將繪畫技術發展成心理測驗,測量兒童的IQ。

Machover(1949)的「畫人測驗」(Draw-A-Person, DAP)則是第一個根據投射測驗理論,將畫人技術拓展成測量情緒障礙及適應不良的工具。她以臨床觀察和直覺判斷發展出許多假設。例如,她推測圖畫的大小和自尊有關;也推測圖畫在紙張上的位置可反映個案的情緒狀態及社會取向。Machover(1949)假設先畫出與自己性別相反的人物,表示可能是同性戀或性別認同混淆,但大部分的實證研究無法支持這種解釋。若根據Machover適應不良的計分指標,有些研究發現圖畫的怪異性(Cauthen, Sandman, Kilpatrick & Deabler, 1969)、身體扭曲(Carlson, Tucker, Harrow, Quinlan, 1971),或Koppitz的情緒指標(Norford & Barrakat, 1990; Rubin, Ragins, Schacter & Wimberly, 1979; Tharinger & Stark, 1990)都無法成功區辨不同的診斷族群。但也有些研究發現「畫人測驗」的整體分數和自我概念量表分數(Ottenbacher, 1981)、改編過的Halstead-Reitan器質性量表(McLachlan & Head, 1974),以及曾遭受性虐待的指標(Van Hutton, 1994; Waldman, Silber, Holmstrom & Karp, 1994)有相關。

自從1949年Machover將「畫人測驗」融入投射技術使用後,許多臨床工作者就開始將「畫人測驗」作多樣性的探索。Oas (1984)將「畫人測驗」用在評估衝動的特質,以及1974年McLachlan和Head將「畫人測驗」用在評鑑腦傷的實證研究就是很好的例子。本書將「畫人測驗」應用在一般人的情緒、性格、認知潛能及職業性向的評估,相信更能對學校輔導、企業甄選及生涯規劃有所貢獻。


然而,Kahill (1984)一篇回顧畫人測驗的研究提出,雖然大部分來自特定的圖畫層面(眼睛、耳朵、線條輕重……等)的假設很少獲得支持,但對整體繪畫的解釋或整體品質的評分,與個案的適應程度的確有關(Maloney & Glasser, 1982; Shaffer, Duszynski & Thomas, 1984)。


畫人測驗的功能
畫人測驗當作投射技術使用,可將其應用在一般人的情緒及性格方面的評估及解釋。畫人測驗的整體解釋及配合細部的判斷,無論對臨床、諮商工作者與案主建立關係、快速切入個案的問題核心,或教育、輔導人員協助團體初步篩選個案,乃至企業、人資主管進行員工甄選、訓練,都能有效發揮其驚人的功能。

當畫人測驗應用在國小學童時,可幫助家長及學校瞭解孩子的社會成熟度、認知發展潛能、人際技巧及情緒問題。當畫人測驗應用在大學生時,可有效偵測其情緒困擾及適應不良的狀況。畫人測驗應用在學校準畢業生時,可幫助學生瞭解最適合自己個性的職業類型。當應用在工商企業人員甄選時,則能在很短的時間對應徵者作全面且多元化的透視。或當應用在心理諮商、臨床的個案時,能快速準確地切入問題核心,更能以此為工具與個案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此外,畫人也可透露孩童的情緒障礙及人際互動技巧,若能與家長同時施測,還可提供教養策略的建議。

當畫人測驗應用在工商企業時更能發揮畫龍點睛的效果。隨著科技發達、知識爆炸的時代來臨時,針對應徵者適合的職位及其人格特質及情緒狀態更是企業機構關心的一環。一般公司以人格測驗甄試時,可能會因為應徵者作假或刻意符合社會期許而導致測驗結果不準確,因此企業族仍無法快速且有效地掌握應徵者的真正特質及潛能。而畫人測驗則可有效降低應徵者作假的情況,並能有效評估受試者的人際技巧、情緒狀態及適配的職業類型。

有些臨床工作者喜歡藉畫人測驗的結果解釋和個案互動來作治療,此時個案和治療師可以共同討論,以了解繪畫對個案的意義。在這種較具互動性的治療取向中,繪畫本身是一個可用來了解個案內在經驗的工具,因而可建立投契關係,或甚至可達到治療性的目的,如解決問題、揭露潛意識,或催化宣洩等功能。

超好用的畫人測驗識人術
雖然過去畫人測驗的研究結果不一,但投射性畫人測驗仍持續受到歡迎。主要理由是畫人測驗可以隨時隨地迅速施測,不僅可應用於各種不同年齡、不同文化的受試者,或較退縮、逃避、防衛的個案,甚至還可應用在容易作假或過份符合社會期許的員工甄試。



畫人測驗是一個方便且有趣的評量工具,投射性畫人測驗更是一個非常精緻且敏銳的衡鑑工具(Hammer, 1968)。

總之,畫人測驗是一個方便施測且可發揮多功能的投射技術。本書的主要目的就是將畫人測驗當作投射技術使用,針對各個年齡層的一般人或個案,以重點部位計分並配合整體指標性解釋,來評估人們的社會成熟度、認知發展、人際互動技巧、人格特質、環境適應、情緒困擾等多方面的整體評量。(左側四幅圖中經解析為愛表現的人、適應不良的人、有藝術天分的人、要求完美的人)